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内涵意蕴与实践路径
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1]从理论上看,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由思想政治工作各要素、各环节共同构成的,是由不同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求和思想政治工作使命任务所决定的。新时代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要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破解制约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发挥的瓶颈问题,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化建设的理念遵循,厘清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化建设的内涵意蕴,不断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理念遵循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首先要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引和遵循,以确保其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解决自身发展的现实问题。要坚持系统观念,以整体性视角审视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内涵实质;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原则,把握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核心要义;要坚持守正创新的根本方向,探寻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实践进路和发展方向。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坚持系统观念。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要坚持系统观念,从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与全局上、从要素的联系与结合上研究其运动与发展,把握规律、建立秩序,实现整个体系的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2]2023年 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3]在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坚持系统观念,关键在于遵循“三全育人”理念与构建“大思政”格局。首先,要遵循“三全育人”理念。“三全育人”理念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规律性发展的深刻总结,也是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局性构想。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需要立足于“三全育人”的理念与要求,引导思想政治工作者强化育人意识和责任担当,确保各个部门、各类人员有意识地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思想价值引领,实现全员育人;将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有机融入学校教学、岗位培训、社会宣传等各个环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与个体成长全过程,形成全领域、长时段、持续性的育人机制,实现全程育人;建构横跨时间、空间的育人格局,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等多重场域,形成多维并进、多方联动的育人体系,确保全方位育人。其次,要遵循“大思政”育人理念。要立足“大视野”,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出发,引导个体形成正确的世界眼光与战略视野,明确世界局势和中国发展大势,科学地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世界意义与时代价值,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与时代使命。要坚守“大智慧”,牢牢把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的教育主线,引导个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探索把握现代人的认知特点和思想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整合和设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要构建“大格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崭新的历史方位与历史坐标上,将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过程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开拓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大格局。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4]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必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根本职责,这是体现思想政治工作价值的关键所在。首先,思想政治工作承担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和任务。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和需要人才,对人才培养工作和培养目标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就要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核心问题,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拓宽人才培养体系的内涵与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5]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优化和完善,有助于从整体性、具体化的视角全面把握当前人们的思想特征与现实需要,系统整合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需要与人才培养需要的育人理念与育人工具,打通和建构育人的多种渠道与多重结构,形成科学完备的育人系统,从而有效提升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要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与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作为“治国治党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为夯实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上层建筑、统一思想认识、凝聚治理共识奠定了精神基础。伴随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都在不断丰富发展,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要适应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将精神文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置于更高战略地位。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协同育人,形成育人合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有效巩固治国理政的思想政治基础,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与群体的思想政治共识。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宣传思想战线“正本清源”的任务取得重大成效,进入了“守正创新”的重要阶段。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就是要通过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要素、结构的不断优化完善、更新,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稳固的内在结构与现实保障,确保其“守正创新”的有效实施。一方面,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不断发展、不停运转的实践系统,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更新实践形态、改善工作方式,使内部结构更加充实和完善,是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属性的内在规定。同时,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并非是漫无目的的随意发展与简单的数量增减或者场所变更,而是要实现“不断从自发到自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提升过程,是应然对实然的超越,是对理想状态的追求”。[6]因此,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这一发展目标,能够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系统化、科学化,以更为合理有序的样态正向运行。另一方面,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客观要求。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面临诸多现实挑战:信息的碎片化、文化的多元化重构人们的思想认识和思维方式,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权威性;思想政治工作各群体、各部门习惯于彼此独立、各自为战,主体联动性不足;思想政治工作各阶段、各环节存在目标不统一、内容不连贯、过程不衔接等问题。为有效应对这些现实难题与时代挑战,亟待加强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化建设,以严整的体系结构与制度规范,巩固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威地位;以统一部署、整体谋划的战略布局,合理设置和构建各主体间相互连接的关系网络;以目标引领、内容整合、方法创新等举措,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生命力。总之,思想政治工作的守正创新要着眼于新的发展要求和现实问题,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内涵意蕴
“体系化是构成一个逻辑清晰,具有内在一致性,至少理论上无漏洞的规则体系。”[7]按照美国学者沃勒斯坦的说法,全球社会系统都在趋于体系化,体系化将成为一种普遍趋势。[8]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和突出政治优势,发展至今已经逐步形成了由多要素、多层次构成的复杂性系统,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就是立足整体和全局视野,实现各主体、各环节、各要素之间系统的组合和联动,避免出现分散、零碎和僵化的状态。
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整体和部分的统一体。思想政治工作是由多个部分和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整体性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核心属性,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各个构成要素既具有统一的目标任务和功能属性,同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也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特征和功能定位。因此,在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过程中既要着重整体,也要兼顾部分,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统一的目标任务,这是统合思想政治工作各部分、各要素的核心和基础。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明确指出了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原则,深刻阐释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根本任务、方针原则、基本要求,成为贯穿思想政治工作各环节、各要素的思想主线,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结构复杂、要素众多、相互关联的系统,不同的组成部分和要素具有不同的职责和作用。按照系统要素划分,思想政治工作包括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组成部分;按照工作对象划分,包括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等;按照教育阶段划分,包括学前、小学、中学、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等;按照组织形式划分,包括课堂教育、实践活动、榜样示范、网络教育等。这些不同的组成部分和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协同并进,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并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和功能。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取决于各构成部分和要素的优化与调整,不能仅仅依靠局部的调整和碎片化的改进,而应该是整体性、系统性的推进和提升,是要素、结构、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
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层次明晰的结构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思想政治工作各要素之间在地位占有和资源分布上的一种一致性、系统性的结构状态,层次性体现了各部分和要素之间的秩序差异和组合方式。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各部分之间是有主次矛盾和先后次序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体系设置是以问题为导向,不同时期、不同场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各不相同,其体系安排也因矛盾的不同层次、问题的不同性质而有主次、轻重和先后之分。一些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要作为改革和推进的重点内容,比如思想政治工作往往以青年学生、领导干部为主要对象,以互联网、新媒体为新兴阵地,以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评价改革为主要抓手,以家庭、学校、政府、社会为重要场域等,这些都是为了应对新挑战新要求而作出的战略选择和适应调整。“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集中发力,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9]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各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和深度融合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由多个子系统、多个要素构成的完整体系,各子系统、要素之间是彼此关联、相互促进的。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就是要将各要素、各层次深度整合为一体,充分考虑思想政治工作各要素、各学段、各领域、各组织形式之间的关联性,推动相互之间的互动与配合,实现结构系统的相得益彰、同频共振。此外,思想政治工作系统与外部相关教育系统也彼此联系、相互贯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10]因此,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就要将育德纳入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只有思想政治工作的各组成部分以及其与外部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形成合力,才能产生协同效应,使整体效能大于各组成部分效能之和。
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动态平衡的运行过程。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是一个静止不变的组织架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连续运转的科学系统。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关键就在于推动整体系统和要素联动起来,避免僵化固定,进而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以及对外的功能发挥。一方面,从自身发展来看,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具备适应内外部变化而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的能力。任何事物要进步都要不断地吸纳新的具有发展潜能的元素,同时摒弃旧的不适应现实需求的成分,思想政治工作也要随着时空的变化而推动系统内部的新陈代谢。首先,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随时间变化而不断更新。从历史的时间脉络来看,为适应不同时代的形势和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表现出不同的功能、任务和形态特征,其体系要素和结构也必然随之发生更新和调整;从个体的成长时段上来看,思想政治工作要契合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个体的思想特点与实际需要,适时地调整教育内容和工作方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随着场域变迁而不断调整。思想政治工作会根据特定社会场域的规范和特征进行目标、内容、方式等要素的自我调控,进而使其有效嵌入所在情境维持高效有序的运行。思想政治工作在学校、社会以及网络空间等不同的场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形态,这种调整和改造能力是衡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完善与否的重要尺度。以网络空间为例,数字技术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广阔的育人平台,但也因其信息庞杂多样、管控难度大等问题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挑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也因其场域的离身性、开放性、去中心性等特点而要求设计不同的教育内容和呈现方式。另一方面,从功能发挥来看,思想政治工作育人功能的实现依赖于系统的各个环节,依赖于各个结构要素的有效组合,只有各要素各环节真正运转起来,信息传递才能实现,教育过程才能顺畅,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总之,思想政治工作是由各要素按特定方式组合起来的体系,各组成部分和要素彼此形成相对稳定的关系和秩序,并表现出一定规律的动态运行过程,是从不平衡到平衡再到平衡被打破的螺旋式发展样态。
三、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实践路径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分工负责、全党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11]从纵向来看,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持续贯通人才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定位和责任分工,形成充分衔接、相互耦合的运行方式;从横向来看,要搭建全方位、全覆盖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使各组成要素发挥积极作用,密切配合、协同运作。
各行各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统筹并进。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加强对不同领域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规划与全面统筹,在加强党内、学校等重点领域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机关、企业、社区、农村等各个领域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明确各行各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职责和目标,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部署。加强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作风建设整治行动等专项活动,优化机关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增强机关干部的服务意识、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企业精神引领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发展,以良好的企业文化助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弘扬企业家精神,倡导良性竞争,打造积极有序的市场环境,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提升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操守与思想文化素养;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健全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提升社区管理服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与工作水平,保障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性、制度化,提升社区的管理服务效能;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时代新风,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农民。同时,要加强不同领域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联动性,实现统一部署、内容互通、资源互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在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之间的同频共振和有效衔接,凝聚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合力。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体化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确保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各阶段连续发展、有效衔接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12]整体而言,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应树立系统观念,注重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制定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一体化发展规划,做好各阶段贯通融合的整体性设计,打破不同学段、不同教育层次之间的壁垒,推进教育过程的有机衔接。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建立内在贯通机制。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和现实需要,构建递进式育人体系,使不同学段学生在思想发展和知识掌握上实现科学衔接、有效贯通。从教材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层层推进,实现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另一方面,要构建外在保障机制。基于不同学段的教学规定与教育要求,设置相互衔接、层层递进的教育教学任务与目标要求。通过相应的外在保障机制和具体措施,形成各阶段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衔接的联动机制,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一体化建设,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联动,搭建资源共享的平台,全面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体系化发展。
线上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环境场域,也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重要空间。线上的虚拟空间与线下的现实空间全面覆盖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时空范围,完整构建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环境场域。具体而言,线下的现实场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语境,思想政治工作应持续抓好这一关键阵地,在总结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同时,基于新的时代要求更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与内容,推动线下场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纵深化发展。对于线上虚拟场域而言,广阔的网络空间与海量的网络信息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无限的机遇与挑战,这就要求在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过程中,应通过对网络空间的有效利用和正面引领,将网络这一最大变量转化为育人的最大增量,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横向拓展。因而,新时代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结合线上线下的工作实际,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建立全覆盖的思想政治工作阵地,通过总体规划、统筹协调,整合教育资源,创新工作载体,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时代感和实效性,共同助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要搭建优质完备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空间,共享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成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融共通共享。同时,要加强对网络空间和网络阵地的监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网络文化的正向发展,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环境。
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的整合联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涉及多部门、多群体,新时代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需加强各部门、各主体的有效联结,形成联系更为紧密、配合更为默契的体系结构和育人格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领导功能,重点关注家庭、学校、社会等思想政治工作集中开展的重要场所,明晰不同育人主体与育人场域的职能定位与特征优长,以家庭环境为基础、学校教育为关键、社会资源为依托、政府部门为保障,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载体,构建科学的协同育人体系。首先,政府主管部门要发挥好组织领导功能。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协同运行依赖于有效的组织领导和统一的部署规划,相关部门要在落实总体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工作规划和实践举措,提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化发展一以贯之的整体方略。其次,学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系统。学校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场域,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化建设过程中应发挥好主导性、关键性作用,基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聚焦青少年的思想发展规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与主阵地建设,整合教育资源、发挥育人优势,积极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再次,家庭要发挥“第一课堂”作用,筑牢个体的思想道德基础。“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13]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有效发挥家庭的关键作用,弘扬良好的家教家风,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与家庭氛围。最后,社会要整合优质资源,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活动。要营造积极正向的社会环境与社会氛围,使人们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升道德修养、增强审美趣味、强化思想认识。
参考文献:
[1][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3][1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N].人民日报,2023-05-30.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53.
[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6]王斌伟.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逻辑、历程和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5).
[7][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第2卷[M].译者:阎克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789.
[8][美]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现代世界体系,第 1 卷 [M]. 译者:郭方,刘新成,张文刚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7.
[9]改革让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三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N].人民日报,2015-02-27.
[10]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0.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N].人民日报,2021-07-13.
[13]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8.
作者:韩丽颖 李京京,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2023年第09期
【上一篇】双肩挑”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
【下一篇】高校辅导员政策创新性发展的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