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薪火相传,匠心永续 ——艺术设计学部薪火青年志愿服务队探访石作艺术非遗大师
本网讯(通讯员 陈尚珺 余悦颖 摄影 李世宇 武泓辰)2024年7月29日,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薪火青年”志愿服务队一行深入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磨山村,对当地著名的石作艺术非遗传承人樊月东进行了深入采访。此次活动旨在了解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加强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保护意识。
樊月东,作为磨山石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已经在磨山村从事石匠工作三十余年。磨山石艺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地域特色,被列为孝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磨山村,樊月东不仅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石匠,更是一位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守护者。
在采访中,樊月东向志愿者们详细介绍了磨山石艺的历史渊源和制作工艺。他提到,磨山村因出产石磨而得名,丰富的石料资源使得这里的石匠技艺得以代代相传。樊月东从小跟随长辈学习石匠手艺,经过数十年的磨练,他已经成为了村里数一数二的石匠大师。
樊月东向志愿者们展示了他的代表作品,包括石磨、石槽、石刻装饰画等。他解释说,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从选材、设计到雕刻、打磨,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心雕琢。志愿者们被这些精美的石器深深吸引,纷纷表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樊月东也向志愿者们袒露了当前石作艺术面临的困境。随着机械化生产的普及,传统手工艺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同时,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回报率低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导致石作艺术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机。面对这一困境,樊月东表示虽然感到担忧,但也充满了希望。他提到,近年来磨山村通过发展特色旅游,为石作艺术带来了新的生机。村里的石墙、石路、石像等景观成为了游客们的打卡点,也为石匠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他还希望能够借助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共同推动石作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薪火青年志愿服务队的此次采访活动,不仅让志愿者们深入了解了石作艺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价值,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决心。他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非遗传承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贡献青春力量。